文化傳承可以很潮很時尚
南國5月,深職院繁花似錦,活力四射,一年一度的文博會深職院創意中心分會場今天隆重開幕。自2014年開始,我校每年都與文博會有一次“美麗的約會”。今年的這場約會,既一場緊密貼近市場和產業需求、產學深度融合的文化創意(yi)產(chan)品展覽(lan)和交易盛會,更(geng)是一場(chang)與原創相約,貼滿原創標(biao)簽的視(shi)覺盛宴。
5月10日至15日,第十三屆文博會深職院創意中心分會場將以“文化引領、服務產業”為主題,在學校留仙洞校區圖書館、知行園、學思樓、德業樓、四方廣場等5個場館舉辦開幕式及簽約儀式、文化創意產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展、繽紛珠寶交易展、文化創意技術服務展、文化創意論壇、創意市集等7類共14項活動。8000多平方米的會場中,藝術與實用共鳴,科技與創意碰撞,原創與傳統交融,一場緊密貼近市場和產業需求、產學深度融合的文化創意產品展覽和交易盛會讓人流連忘返。
發揮優勢:培養文化創意人才
10日上午,儉樸莊重的開(kai)(kai)幕儀式在留(liu)仙(xian)洞校(xiao)區圖書館門口舉行。中(zhong)國(guo)(guo)文聯副(fu)(fu)(fu)主席、山(shan)東(dong)工(gong)藝美術學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潘魯生,深(shen)圳市教育(yu)局副(fu)(fu)(fu)巡(xun)視員賴群陽,南山(shan)區副(fu)(fu)(fu)區長練聰,浙江紡織服裝(zhuang)職(zhi)業技術學院(yuan)(yuan)副(fu)(fu)(fu)院(yuan)(yuan)長陳(chen)運能(neng),全國(guo)(guo)印(yin)刷標準化技術委(wei)員會副(fu)(fu)(fu)秘書長劉霞(xia)、深(shen)圳國(guo)(guo)泰安(an)教育(yu)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cai)陳(chen)工(gong)孟等(deng)政(zheng)府、行業、企業、兄弟院(yuan)(yuan)校(xiao)的領導、嘉(jia)賓以及(ji)我(wo)校(xiao)全體校(xiao)領導,師生代(dai)表共同見證(zheng)了這一美好時刻。賈興東(dong)校(xiao)長主持開(kai)(kai)幕式。

陳秋明致辭。

賈興東主持開幕式。
我校黨委書記陳秋明致開幕辭。他說,今年是深職院分會場設立的第四屆,本屆分會場以“文化引領,服務產業”為主題,共設文化創意產品展、文化創意技術服務展、文化創意高端論壇三大版塊,呈現出五個鮮明特色,一是緊密契合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服務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求;二是發揮學校作為深圳重要的綜合性高層次文化創意源和人才培養基地的優勢,體現高職教育文化引領和服務產業發展的特色;三是為師生優秀文化創意作品和研發成果搭建交易展示平臺,促進應用研發成果的轉化;四是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美術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融;五是許多作品把“工匠精神”和“工藝創新”相融合,詮釋了專注執著、精益求精的深職工匠精神。
賴群(qun)陽(yang)在(zai)致辭中表示(shi),深(shen)職院多年來依托深(shen)圳文(wen)(wen)(wen)化(hua)產(chan)業(ye)(ye)發展的(de)平臺,堅持“文(wen)(wen)(wen)化(hua)立校(xiao)、文(wen)(wen)(wen)化(hua)興校(xiao)”戰略,緊(jin)貼(tie)市場(chang)和(he)(he)產(chan)業(ye)(ye)需求,引(yin)領和(he)(he)服務文(wen)(wen)(wen)化(hua)產(chan)業(ye)(ye)發展,探索(suo)出(chu)獨特的(de)文(wen)(wen)(wen)化(hua)創(chuang)意(yi)產(chan)業(ye)(ye)人才(cai)培(pei)養模式,將(jiang)分會場(chang)打(da)造成為產(chan)學(xue)研用深(shen)度融合、具有(you)鮮(xian)明(ming)特色的(de)文(wen)(wen)(wen)化(hua)創(chuang)意(yi)產(chan)品展覽和(he)(he)交易盛會,并成為全國文(wen)(wen)(wen)化(hua)創(chuang)意(yi)產(chan)業(ye)(ye)博覽和(he)(he)交易的(de)重要平臺。他希望(wang)學(xue)校(xiao)能繼續發揮(hui)優(you)勢(shi),為深(shen)圳文(wen)(wen)(wen)化(hua)事(shi)業(ye)(ye)發展貢獻更多的(de)人才(cai)和(he)(he)更新(xin)穎的(de)創(chuang)意(yi)。

溫希東代表學校與企業簽約。

楊平、楊昌云、王海鴻和劉振共同為中心成立揭牌。
開幕式上,溫希東副校(xiao)長代(dai)表(biao)學校(xiao)與三都水(shui)族自治縣、深圳國泰安教育技(ji)術股(gu)份有(you)限公司、全國印刷標準化(hua)技(ji)術委員會等政府、企業行業代(dai)表(biao)簽(qian)訂(ding)了合作協議(yi),標志著(zhu)我(wo)校(xiao)文化(hua)創意設計產(chan)品與市場(chang)的進一步深度結合。
我校(xiao)(xiao)與(yu)貴(gui)州(zhou)三(san)都(dou)水(shui)族自治(zhi)縣合作打(da)造的(de)水(shui)族馬尾繡(xiu)深(shen)圳研(yan)發(fa)中(zhong)心在開幕(mu)式上(shang)同時掛牌,我校(xiao)(xiao)黨委(wei)(wei)副(fu)書記楊平、貴(gui)州(zhou)省三(san)都(dou)水(shui)族自治(zhi)縣副(fu)縣長楊昌云、中(zhong)國民主(zhu)促進會深(shen)圳委(wei)(wei)員會副(fu)主(zhu)委(wei)(wei)王海鴻以及深(shen)圳市藝(yi)術(shu)與(yu)設計聯盟秘書長劉(liu)振共同為(wei)中(zhong)心成(cheng)立揭牌。中(zhong)心成(cheng)立后,將(jiang)為(wei)馬尾繡(xiu)創新研(yan)發(fa)搭建(jian)學習(xi)交流、共同發(fa)展的(de)共享(xiang)平臺,為(wei)非遺(yi)文化傳(chuan)承與(yu)發(fa)展做(zuo)出貢獻。

潘魯生對藝術學院師生設計的藝術衍生品饒有興趣。

校領導參觀創意市集上盧明老師演奏現代編鐘。
傳承經典:打(da)造非遺創(chuang)客平臺
藏戲、藏藥、藏文、唐卡、八吉祥……這些承載著(zhu)濃濃雪(xue)域文化的(de)“非遺(yi)寶貝(bei)”,今年在深職(zhi)院分會場以全新面貌與(yu)深圳觀(guan)眾見面。

承載著濃濃雪域文化的“藏文化寶貝”。

學生現場在扇子上作畫。
除了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yi)(yi)產校園藝(yi)術展之外(wai),傳(chuan)播工程(cheng)學院與深圳雪域手造圣潔(jie)甘(gan)孜非遺(yi)(yi)博物館共同打造的(de)大學生非遺(yi)(yi)創(chuang)客平臺也將閃亮登場(chang),用(yong)創(chuang)意設計為古老的(de)佛教文化賦予(yu)新的(de)藝(yi)術魅力(li),讓(rang)大眾在(zai)藏(zang)藥臉譜文化衫(shan)、佛像茶杯、唐(tang)卡書(shu)簽、藏(zang)香香包等“非遺(yi)(yi)潮玩意”中,輕松了(le)解(jie)甘(gan)孜藏(zang)文化知識,傳(chuan)承非遺(yi)(yi)藏(zang)文化內涵,儼然(ran)把文博(bo)會會場(chang)變成(cheng)了(le)生動(dong)的非遺(yi)文化課堂。
“現場展示的300余件產品都是師生們以甘孜藏文化為創作源進行的系列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在創作的同時讓更多學生了解雪域文化,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出點力。”平臺負責人郜巖老師欣然表示,用特區的創新元素和設計手法為甘孜藏文化進行重新設計包裝,打造成體系的非遺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在國內并不多見。平臺下一步還將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創新設計,打造出更多接地氣的非遺原創潮產品。
首次亮相(xiang)深職院分會場的(de)“工筆牡丹系列作品展”也(ye)同樣是傳承經典文化的又一項(xiang)目。傳播工(gong)程學院(yuan)高博(bo)教師用心創作的10幅工筆牡丹作品(pin)不但弘揚了傳統(tong)文化精髓,而且在繪畫中體現人文價值(zhi),尋求“與時俱進(jin)”的創新之路。“我(wo)創作工筆(bi)牡(mu)丹(dan)是(shi)希(xi)望通過作品展示,給予人(ren)(ren)以精神的慰藉和(he)人(ren)(ren)文價值的啟迪(di),喚起同(tong)學們對傳(chuan)統文化的關(guan)注。”高(gao)博(bo)老師表示。
實踐教學:創意縱橫助力產業
在本屆文博會深職院創意中心分會場中,一場名為“藝痕——第二屆現代蠟染工作坊”開展得如火如荼,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貴州民族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北京理工珠海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院校的30名師生,在劉子龍大師的現場指導下,相互切磋、現場試驗、分享技藝,共同探討蠟染藝術的精髓,并最終形成作品,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彩色蠟染藝術盛宴。這場工作坊,將藝術教學與服務設計產業兩者有機結合,真正實現了高職院校培育設計人才與服務設計產業兩種功能。
今年是工作(zuo)坊舉辦的(de)第二年,但在形式(shi)上更多(duo)以師生(sheng)分享取代大(da)師講授。蠟(la)染(ran)(ran)工作(zuo)坊的(de)負責人朱(zhu)磊老師表(biao)示,“我們(men)力爭通過每(mei)年文博會的(de)工作(zuo)坊系列活動,把劉子龍蠟(la)染(ran)(ran)工作(zuo)室打造成中國高(gao)等(deng)院校共享的(de)現代蠟(la)染(ran)(ran)繪畫(hua)藝術(shu)的(de)試驗場與創作(zuo)交流(liu)平(ping)臺。”

創意紙藝畫作品吸引了不少觀眾眼球。
“環保紙藝畫交易展(zhan)”雖(sui)然已是第三次參展,但其主創團隊——紙品創意設計與制作實踐室卻不斷在實踐教學中升級創意。新展出的紙雕燈畫以深圳標志性建筑為原型,通過別具一格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深圳市景市貌,更加映襯出深圳這座城市的創新、活力氣質。本次參展的40余幅作品全部是學生創客團隊圍繞創作主題展開的嘗試。同學們都說,這既是一次“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活動,又是一次創意碰撞思路大開的創新思維訓練過程。
此(ci)外,創意市(shi)集、繽(bin)紛珠寶展(zhan)(zhan)等一系列文化創意產(chan)品(pin)交(jiao)易展(zhan)(zhan)也(ye)都(dou)成為了學(xue)生檢閱自身設計能力和水平的(de)好(hao)機會。實踐教(jiao)學(xue)適應市(shi)場,市(shi)場檢驗教(jiao)學(xue)成果,這種良性互動的(de)方(fang)式不但(dan)為學(xue)生提升(sheng)就(jiu)業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還為深圳文化創意產(chan)業的(de)發展(zhan)(zhan)添(tian)磚(zhuan)加瓦。
工匠(jiang)精神:“潮玩意”背(bei)后的真功夫
培(pei)養文化創意人才,服務文化產業發展一直是深職院人才培(pei)養的重要方(fang)向,經過(guo)四年的沉(chen)淀(dian)與積累,如今(jin)的文博會(hui)深職院分會(hui)場早已碩(shuo)果累累,并貼上鮮明的(de)“原創(chuang)”標簽,師生原創作品數量占到參展作品總數的八成(cheng)多。學校通過文博會(hui)這(zhe)樣一個重(zhong)要平臺,培養出了越來越多的年輕工匠(jiang)。

觀眾饒有興趣地觀看馬克筆繪畫作品展。
亮麗明快的色彩,風格現代的畫風,節奏快速、高樓林立的都市題材,用馬克筆繪畫的紐約、香港、深圳等城市作品,在展會上格外受歡迎。這便是首次登陸文博會深職院分會場的“城市圖像志:馬克筆繪畫藝術展”,展出的60幅馬克筆繪畫作品均出自傳播工程學院蔣家華博士及其學生之手。
“以馬(ma)克(ke)筆作(zuo)(zuo)為繪畫(hua)(hua)工具(ju)表現都市題材(cai)(cai),在國內尚(shang)屬(shu)首(shou)次(ci)。”蔣家華表示,展出作(zuo)(zuo)品中一(yi)半以上(shang)是學(xue)生的(de)原創作(zuo)(zuo)品。尤其難(nan)能可貴的(de)是,不少參與創作(zuo)(zuo)的(de)學(xue)生都是繪畫(hua)(hua)零基礎,在他指(zhi)導下,學(xue)生從畫(hua)(hua)材(cai)(cai)準備,到題材(cai)(cai)選(xuan)取、素材(cai)(cai)整理,再到勾畫(hua)(hua)草圖、上(shang)稿、敷色等工序,花(hua)費(fei)了巨大的(de)心(xin)血和努力,少則一(yi)個月,多則兩三個月才能完成一(yi)幅作(zuo)(zuo)品。每一道繁復工序的背后,不都(dou)是(shi)工匠精神的體(ti)現(xian)?“雖(sui)然(ran)創作難度大(da)、耗時長,但是正是通過文博會這個平(ping)臺,讓(rang)學(xue)生(sheng)在(zai)推敲中沉下心創作,在(zai)實操(cao)中打磨技能,將(jiang)工(gong)(gong)匠精神(shen)真正與專業(ye)學(xue)習融為一體,這也是我(wo)們(men)最(zui)想(xiang)傳授給學(xue)生(sheng)的(de)。”蔣家(jia)華對學(xue)生(sheng)在(zai)藝術創作中表(biao)現出的(de)工(gong)(gong)匠精神(shen)豎起了大(da)拇(mu)指。
像馬克筆繪畫作品展這樣,展出產品貼上“師生原創”標簽的在深職院分會場還有很多。去年就亮相文博會的原創品牌“拾器”展出后獲得極大好評,在一年內完成了近十萬元的訂單。今年,品牌創立者——傳播學院陳琪莎和宋海燕教師帶領學生新開發并首次亮相的家居飾品系列分為禪意系列、自然系列。在設計時將傳統工藝榫卯結構與現代激光雕刻相結合,輔以不同材質的穿插與重疊,打造出傳統工藝無法企及的精工細作和現代工藝難以體現的人文情懷,讓學生在工藝打磨中塑造了難能可貴的工匠精神。
數字創意優秀師生作品展的作品大都是畢業生原創的文創作品及動漫衍生產品,涵蓋數字動漫作品、數字游戲、交互媒體應用、虛擬現實作品(VR)等多個領域,展品還包含一項獲得三項國家專利的原創產品——“非凡高”專利畫箱以及設計可愛的萌派產品,如各種熱點表情包《萌果快跑》系列卡通角色、《萌派意族》萌寵造型結合高精三維打印模型展示等。

《石頭上的花》畫作藝術衍生品。

用馬尾繡編制的純手工包包。
經過反復推敲與設計,每件作品背后都凝練著工匠精神的還有藝術設計學院師生文化創意產(chan)品(pin)交易(yi)展中展出的陶(tao)瓷、琉璃、纖維、首飾(shi)等百余件原創作(zuo)品(pin)不但亮相今年(nian)的米蘭設計周,而且(qie)吸取了傳統文化精髓,用當代設(she)計與傳統(tong)技藝相結合的(de)(de)方式進(jin)行原(yuan)創設(she)計,受到了國內(nei)外的(de)(de)廣(guang)泛(fan)關注。
(宣傳部 文/李楠 圖/劉滿)